管中窥豹的典故
“管中窥豹”是一个出自《庄子·列御寇》的典故,意思是从竹管中窥视豹子,只能看到局部,无法全面了解。这个典故被用来比喻只看到事物的表面,无法深入了解其本质。

管中窥豹的翻译
“管中窥豹”这个成语可以翻译为“peeking at a leopard through a bamboo tube”,意思是从竹管中窥视豹子。在汉语中,这个成语被用来形容只看到事物的表面,无法深入了解其本质。
管中窥豹的文言文
“管中窥豹”这个典故早出庄子的《列御寇》一篇中。文中写道:“子綦曰:‘吾闻之,赤子之牛白子之羊,非其性也,其所好者异也。今子窥之,管中之物见而不全,是子之所见者非其性也,而所闻者非想说也。’”意思是说,赤子的牛和白子的羊,不是它们的本性,它们喜欢的东西是不同的。你从管子里窥视它们,只能看到一部分,不能全面了解它们的本性,你所看到的不是它们的本性,你所听到的也不是它们的实际情况。
本文看点
管中窥豹、表面、本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