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是ti质粒?
ti质粒(Tumor-inducing plasmid)是一种存在于农杆菌(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)中的环状DNA分子,是细菌在植物细胞中引起肿瘤的重要因素。ti质粒可以将一些有益的基因转移到植物细胞中,从而改变植物的生长和代谢,使植物产生某些特定的物质。

ti质粒的结构
ti质粒的结构比较复杂,一般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:
- 起始区(origin of replication,ori):是ti质粒的复制起点,决定了ti质粒的复制速度和复制次数。
- 转移区(transfer region,T-DNA):是ti质粒的转移区域,包含了一些有益的基因,如植物生长激素合成基因、植物抗生素合成基因等。
- 辅助区(helper region,vir):是ti质粒的辅助区域,包含了一些辅助基因,如转移基因、调控基因等。
- 选择标记(selectable marker):是一种用于筛选转化细胞的标记,如抗生素抗性基因、荧光蛋白基因等。
- 多克隆位点(multiple cloning site,MCS):是一段含有多个限制酶切位点的DNA序列,用于插入外源基因。
ti质粒的功能
ti质粒可以通过农杆菌的转移作用,将有益的基因转移到植物细胞中,从而改变植物的生长和代谢,使植物产生某些特定的物质。具体来说,ti质粒可以实现以下功能:
- 植物生长激素的合成:ti质粒中的T-DNA区域含有植物生长激素的合成基因,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。
- 植物抗病性的提高:ti质粒中的T-DNA区域含有植物抗生素合成基因,可以增强植物的抗病性。
- 外源基因的表达:ti质粒中的MCS区域可以插入外源基因,使植物表达外源基因。
本文看点
ti质粒、结构、功能